化肥业产能过剩好还是不好?
2010-04-20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提到产能过剩,对于大家已不再陌生,我们很多产品拥有着世界第一的头衔,往往世界第一的背后都是一个过剩的行业。因为过剩不是一个两个行业,是很多个行业共同存在的,并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业很分散,中国的氮肥、磷肥行业也是如此,现阶段国家管理者也很想消除过剩的困扰,制定着各种各样的政策,对于这么多过剩的行业,是用政策让他们不过剩呢?还是在市场选择下,自然走向和谐呢?
正方: 产能过剩浪费资源,应该用政策卡住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建项目就应该回绝,禁止新增,控制扩建,不但有利于市场良性竞争,也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我们的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行业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就是因为国家对于企业的扩建、新建项目没有控制,任由企业自己随意建设,无论什么项目都互有一堆的建设理由,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过剩,因此国家对行业的发展应该有规划,有整体掌控的办法,否则过剩仍将继续,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对于化肥行业过剩的情况,就应该明确关停一批小型企业,关停一批能耗不达标、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一方面减少过剩产能,一方面还可减少假冒伪劣产品数量。
反方:过剩可优胜劣汰,应顺其自然
3月9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投资建设200万吨合成氨、320万吨尿素生产项目。很多网友就想不明白,中国氮肥已经过剩,为什么还要建如此大的项目呢?实际这就是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大产能置换小产能的体现,在市场自然选择下,优胜劣汰,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结构调整。如果单靠政策卡死,不但起不到相应作用,更是让企业的“对策”带有隐蔽性,为行业管理增加更复杂的因素。如果想通过政策加快对过剩行业的调整的话,更应该侧重于引导那些将淘汰企业的归宿。对于行业过剩的处理,主要还是靠市场自己调节。面对过剩应该有理性的认识,企业在这一行业积累了一定资金,有着丰富的人力、渠道等资源,如果能利用好现有优势,把自己做大做强,行业竞争力也将逐步提高。行业过剩,产品盈利能力下降,这将逼迫企业改变现有盈利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因此面对产能过剩不必要紧张,既然很多行业都走到目前过剩的状况下,想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要经历一个阶段,过剩将有利于企业的分级发展,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