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息是对通胀预期一次性的提前管理
2010-10-26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娄刚表示,中国央行此次加息是一次性的早期通胀预期管理。
日前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娄刚表示,当前通胀呈现的是一种新的形态,即大量的货币供应,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本身的作用,导致产生的一种通胀。它不像过去那样,完全由流动性刺激总需求,拉动价格上升而产生的通胀。
现在金融系统越来越发达,货币供应一增加,经济实体还没复苏之前,商品价格就已经抬升了。QE2.0(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后,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他认为,这才是中国央行加息的真正动机,是和这种类型的通胀预期搏斗。
娄刚说,若通胀预期来自于经济实体的恢复,最起码得加息三、四次或更多次,才可能实现通胀管理。但这次通胀预期由货币驱动,因此加息一次就可能管理通胀。
而对中国进入加息周期的说法,他认为尚为时过早。他解释到,一个国家不会逆着全球货币周期走,除非在基本经济面上有非常大的不同。他个人认为,若2006年、2007年,中国还有条件跟全球的货币周期逆着走,那么现在来讲,在全球化这么深入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说,这次中国央行说加息就加了,其一说明中国经济三季度的数据肯定非常好,其二在于,全球都在做量化宽松,货币来了,接下来会导致通胀。这个通胀可能在一年后才会发生,但在金融工具的作用下,通胀可能明天就来了,这是中国央行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他表示,QE2.0对实际经济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对资本市场却有些刺激作用。实体的商品和虚拟的资产价格是互通的,当实体经济还没恢复,油价、粮价都上去了,这是中国央行很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他说,比如农产品和化肥,价格一涨,马上会直接表现在通胀里,所以中国央行要提前采取行动,管理这样的通胀预期。这次毅然决然加息,就是要把这种投机打下去。他认为提早管理通胀预期很重要,加息完全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