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骨干企业应带头转型高端_中国氮肥网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协会活动 
 政策法规 
 市场行情 
 技术交流 
 党建工作 
 企业管理 
 信用评价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协会介绍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氮肥骨干企业应带头转型高端
2011-09-20 | 编辑:enablesite | 【

   当前,氮肥产能严重过剩,结构调整与升级迫切,这有赖于骨干企业自身产品结构调整。骨干企业若能主动把过剩产能转移到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上,就能控制住“十二五”时期全国氮肥总量,整个行业以及企业自身就容易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记者日前在煤气化技术与氮肥(甲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专题研讨会上听到的专家意见。

  去年,全国氮肥产能4700万吨(折纯氮)、尿素产能6600万吨(实物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尿素产能过剩达上千万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大型化肥装置在西部原料基地的兴建,建设产能已超过了2000万吨/年,如果算上西部建设的这些产能,氮肥产能过剩惊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由化肥价格的制定者变为执行者。而氮肥企业还来不及向下游产品转移,企业亏损面增大,为企业资本积累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氮肥生产具有资源性、能源性的特点,在全社会重视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氮肥企业被扣上了“两高一资”的帽子。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把氮肥企业列入了重点考核的对象,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大为贬值,加之铁路运费、电价屡次上调,煤价逐步上升,使得氮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上升。

  与会专家认为,氮肥企业结构调整的底线是实现产能的消弭与平衡,消化产能不能依靠农业大量增施,今后几年,农业上的施用量增长率顶多在3%。也不能依靠出口拉动,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在下降。从总量上讲,大型企业的产能占很大的比重,全国50万吨/年合成氨的企业就占全国合成氨总产能的77%,而小型装置的产能比重很小。

  另外,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是煤化工的分支,氮肥企业发展煤化工具有先决条件。同时,传统氮肥企业地处市场中心,社会配套能力强,发展煤化工具有明显优势。氮肥企业以气化为龙头、氨醇为基础,进行合成气深加工。他们可以利用西部资源优势,通过相关产品多元化达到产业升级,化肥、化工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以此有效疏导、转移多余产能,提高经济效益。

  山东省化肥协会会长杨春升认为,氮肥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有赖于骨干企业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把产能主动转移,把过剩产能转向高端产品、精细化工产品。

  据记者了解,业内已经有企业开始主动转型,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了1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完成了30万吨/年合成氨技术升级,现有合成氨产能48万吨/年。该公司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尿素产能保持在52万吨/年,加快技术升级换代,丰富精细化工产品链,开拓化工新材料。到“十二五”末,公司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少对化肥生产和运营的依附,提高化工新产品在公司产品中的比例。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则利用煤化工资源优势,新建5万吨/年乙撑胺项目,向精细化工迈进。他们利用石化资源优势,实施煤化工、石油化工一体化策略。目前,他们正筹建丁辛醇项目,进一步扩展精细化工产业链。

  杨春升表示,如果50家大型企业拿出6万吨的合成氨产能转型其他产品,就消化了300万吨合成氨、500万吨尿素的产能,相当于2008年全国的尿素出口量。他指出,大型骨干企业拿出6万吨的合成氨产能转向其他产品并不难,也是容易做到的。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肥料在中国》全媒体宣推活动...
   2024年全国三聚氰胺行业工作会在...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习近平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氮肥:从依赖进口到全球最大产销...
   2024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
   国务院要求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
   国内尿素市场行情综述
   新疆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河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云贵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川渝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福建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广东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更多>> 
 
 
  访问旧版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gdfgyxh@163.com
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