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八大’精神 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氮肥行业迎来“机遇”年
2012-12-07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12月7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根据“十八大”对中国农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的要求,分析研讨一年来氮肥行业和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政策,布置2013年氮肥工业的工作重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出席本次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来自全国氮肥行业生产、流通、科研、媒体等企业的73位常务理事会成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仪。 李寿生指出,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宏观经济带来的诸多困难,实现了全年“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9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60.2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13.8%。氮肥行业为化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世界经济已显触底企稳的端倪,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从化肥行业来讲,2013年的经济运行要认真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确保全年农业的化肥需求;二是要充分利用化肥出口政策的利好调整,增加化肥的出口总量;三是要在节能减排上下大功夫,力争生态文明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四是要下大功夫降本增效,争取全年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 在报告中,李寿生强调,目前氮肥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愈发突出。虽然近年来一些落后产能已经被淘汰,但氮肥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在增长。未来,协会将配合政府,联合企业,通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快现有产能的技术升级、拓展产品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项措施,严格控制产能总量。 近几年,协会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立合成氨、甲醇、硝酸铵行业准入条件的建议,而《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中更是提出三年不建新厂,该准则预计将于近日公布。 根据氮肥行业当前的产能和结构现状,李寿生提出氮肥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坚持化肥,走出化肥”。不仅要在农业需求总量上提供有效的供给,而且还要在化肥新品种的生产和研发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建立发展新优势。 另外,他表示扎实推进行业先进煤气化和节能减排技术造也将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包括先进低压合成技术改造)是氮肥行业“十二五”技术改造的一个重点。同时,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管理工作是每一个氮肥企业都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 最后他强调行业一定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农化服务工作。现阶段农化服务的创新重点要进一步加大新型肥料研发力度,提高肥料的质量水平;做好测土施肥工作,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创新农化服务方式,提高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水平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荣对明年国内氮肥市场运行情况做了详细分析。预计2013年上半年氮肥将呈现供应基本平衡,到下半年,随着新建产能陆续投产和达产, 和农业用肥需求将逐渐转弱,市场供应将明显增加。因中东等地也有新产能投产,国际市场的竞争仍将十分激烈。 会上,协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就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加强企业管理、搞好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的政策建议;优惠政策的变化对行业的影响;制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进行交流。部分常务理事呼吁统一行业相关政策标准,使企业间竞争更加公平,走出中国特色的氮肥工业发展道路。 |